核酸结果统计难?复旦博士生写了130行代码搞定……
人工核查核酸报告费时费力又易出错,怎么办?
4月7日,复旦大学官微发文,自三月初以来,学校启动常态化核酸筛查工作,要求班级辅导员必须核查学生“健康云”核酸完成截图,确保“不漏一人”。
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生李小康的操作火了,几分钟就能快速核查数百人的核酸完成截图,大大提高核查效率和精度!

“OCR可以把图像中的文字识别出来,转换为文本信息,就方便用来核查了。而且因为核酸截图是打印字体,识别率非常高,几乎可以做到100%准确。”
他还想到了Python语言中的正则表达式——可以搜索到字符串中的特定模式内容。
“使用正则表达式就可以把想要的信息从OCR识别的文本中筛选出来。最后,确认好每张截图里的姓名、检测时间和是否已采样等信息后,再把所有人的结果输出到Excel文件中,方便人工确认。”

程序一写好,李小康就在自己班级的核酸截图数据上进行验证,准确率果然很高,甚至检测出了之前人工核查没有发现的问题。并且,程序运行时间很短,80多张图只需要20多秒。
复旦大学:有望全校覆盖


据了解,学校信息办也与李小康对接。预计在不久的将来,师生们就可不用再手动收集核酸截图,而是通过小程序直接上传图片,可在后台随时查看统计结果。
今天下午,中国青年报记者试图与李小康取得联系时,他正在学校楼栋担任志愿者送饭。
声明:本站(www.mysqlschool.cn)所有文章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本站原创发布。任何个人或组织,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,禁止复制、盗用、采集、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、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