盖红章的猪肉,和盖蓝章的有啥区别 | 答案如下

求助百度的你,得到了很多关于这个章的神秘传说,有人拿它辨别公母,有人义正辞严地劝你不要吃,但这些都无法解答你的疑惑。
猪肉身上的章到底是什么?被它盖上的肉还能吃吗?
中国人对猪肉的喜爱,可以说是有目共睹。在2018年至2021年间,中国人每年都吃掉了全球近一半的猪肉[1]。国人对猪肉的热情也带动了生猪养殖规模,根据农业部数据,2021年我国的生猪出栏数达到了6.7亿头[2]。

其中,屠宰场是关键的一环。
在猪进场时,屠宰场会对猪做健康检查,之后依照卫生规范进行淋浴、致昏、放血、浸烫、脱毛、编号、去头、去蹄等一系列流程[3]。
在离开屠宰场之前,猪肉还要经过双重检查[4]。

另一个是由农业部任命的兽医进行的检疫,这个是看猪肉是否染疫,目的是防止和减少动物疫情蔓延[6]。
怎么知道你买的猪肉是否通过了这些检查,当然是看它身上的章了。
根据国家相关规定,可以销售的合格猪肉必须要有“两章两证”[3]。
这“两章”就是我们看到的猪肉上的两种章,分别对应屠宰场和兽医对猪肉的双重检查。
屠宰场检验猪肉合格后,会加盖“肉品品质检验合格验讫印章”;通常来说,这就是我们见到的红章。
它一般是圆形的,包含屠宰场信息、生产日期和“检验合格”[5],盖在猪的臀部。和检验章一起出具,还有《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》,这就是“两证”的第一证。

检疫印章为滚筒式,一般从猪的臀部滚到肩胛部位,印章滚动一周后会在猪身上出现六行字迹。包含省份、印章编码、“检疫”、“验讫”、年份、月份和日期信息[7]。
和检疫章一起出具的,还有《动物检疫合格证明》,表示猪肉通过了检疫检查。

具体到各个地区,由于当地规定不同,章的形状和颜色也会有所差别。
虽然形式不同,但目的都是为了保证猪肉的食用安全。
猪肉印章使用的染料是食品级的[7],按照规范使用对人体健康没有害处。
现在一般为蓝色的检疫印章,一度使用龙胆紫作为标记染液[8]。龙胆紫是以前常见的紫药水的主要成分,但在1994年,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指出龙胆紫可能有致癌风险,禁止将其作为食品添加剂[9],这种着色剂后来也就被淘汰了。
现在使用的印章染液均为食品级,比如南京某著名肉类公司的专利中,猪肉蓝章的主要成分是桅子蓝、亮蓝、乙醇、甘油和蒸馏水,均符合《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》[8]。

这样做,一方面可以保留检疫合格的证据,不会让印章在后续流通过程中掉光。另一方面也利于你在买肉时分辨猪肉质量,同时便于市场监管[11]。
轻易就能被水洗掉的猪肉印章,也可能是遇到了假章[11]。
如果你实在是下不去嘴,也不用为难自己,可以选择把皮去掉再食用。

中国农业大学的学者也总结了挑选猪肉的几种方法,观察猪肉表面是否有光泽、按压时的弹性、摸起来是否黏手等,都可以帮助你买到放心的猪肉[12]。
所以买到盖了章的猪肉,就别试图去掉章了,每一个章,都是猪肉的勋章。